伏廣偉認為,產業集群區域品牌的水平將反映產業集群的經濟發展水平,成為集群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和驅動力;區域品牌建設要結合公共品牌、企業品牌的建設,形成我國整體紡織服裝產業品牌戰略部署——中國服裝產業集群呼喚“區域品牌”
不久前,廣東虎門出臺了服裝產業5年發展規劃,提出打造虎門服裝區域品牌,2009年將完成對“虎門”商標在國內各類別的注冊,啟動對“虎門”區域品牌商標經營方式的探討,并制定相關的經營計劃。
事實上,發展區域品牌已經成為中國服裝產業集群的共識,虎門這一舉措使其在區域品牌建設上邁出了先行的一步,推進了服裝產業“區域品牌時代”的進程。
服裝產業集群應該如何發展區域品牌?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伏廣偉日前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!
從同質化競爭到加強合作
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許多地區特別是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,已陸續形成了一大批產業集中度高、生產規模大、市場份額高、配套較完善的產業集群。但是,由于我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發展還不到20年,目前這些產業集群相當多還處于初級階段,停留在“量”的發展上。伏廣偉認為,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無論從產品質量還是創意上,都有很大的雷同性。企業之間扎堆純粹因為利益,使產業集群在形成品牌效應當中,缺少了一項重要因素——文化認同感,集群之間向心力不足。企業之間不僅各自為陣,還互相傾軋,雜牌眾生。激烈的同質化競爭,為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。
在不少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:哪家企業市場行情比較好,哪款產品發貨比較多,都會引起同行的刺探,得到相關情報后,立即組織打樣、生產,一兩天內,全面參與同質化競爭,降價、降價、再降價,直到這個款式利潤被榨干,市場被做死為止。然后抓住一個新款式繼續重復這樣的輪回。
為此,一些稍有創新意識的企業,不得不離開“是非之地”!俺鲱^鳥的離開,讓這些專業鎮顯得越來越保守,孕育領頭羊的機會一次次喪失! 伏廣偉感到十分惋惜。
“由于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多是成本與價格之間的競爭,所以創新能力很難增強。最后的結果是,低價優勢成了產業集群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唯一核心競爭力!狈鼜V偉表示,“缺乏利潤空間和彈性,一旦遇到外界環境惡化,例如原材料上漲、國外貿易壁壘以及反傾銷,一批企業乃至整個產業集群往往面臨滅頂之災!
隨著我國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引導,部分產業集群已經逐步在產業協作和差別經營上有所改變,在產品創意設計和研發方面飛速發展,正在向產業集群的中等發展水平靠近。
伏廣偉認為,產業集群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殊階段,對于發展中國家解決就業,發展經濟起到了獨特的作用。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,產業集群的劣勢將逐漸顯現出來,中小企業只有加強合作才能生存。區域品牌就是建立和協調這種合作關系,為產業集群的發展指明方向。
伏廣偉介紹,中國有一半服裝產業集群已達到中級階段,或處于中級階段的初級水平,這一時期以服務和創新為重點。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區域品牌,也就是產業集群的高級階段,F在中國服裝產業集群的區域品牌已初現規模,一批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、實力和品牌的集群企業成為區域品牌的形象代表!
從單兵作戰到區域共享
從世界范圍來看,全球品牌服裝供應鏈的最終服裝產品是品牌服裝,隨著供應鏈的不斷優化和發展,供應鏈的各個節點也向品牌化發展,這樣的最終結果是產業集群形成區域品牌。
“作為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中國服裝產業集群的發展必然引發區域品牌時代的到來。今后,產業集群區域品牌的水平將反映產業集群的經濟發展水平,成為集群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和驅動力!狈鼜V偉認為。
伏廣偉進一步分析,就中國紡織服裝領域而言,之前的品牌戰略基本上是常規的品牌戰略,即主要圍繞單一企業、單一產品或產品組合進行的品牌運作營銷戰略。但是,單個企業要建立自己的品牌,需要龐大的資金投入,而企業通過集群內企業的整體力量,加大廣告宣傳的投入力度,利用群體效應,容易形成區域品牌,從而使每個企業都受益。
伏廣偉將中國的服裝區域品牌發展分為三個階段:第一階段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,以上海、溫州、石獅三個城市為代表。他們具有相對發達的經濟基礎或便利的地理優勢,在短缺時代迅速發展壯大。
第二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前后,新勢力的代表是寧波模式,真正代表了現代服裝工業的發展趨勢——工業化走向品牌化。如杉杉、雅戈爾等企業帶領并開拓了整個寧波地區的品牌革命,甚至帶動了傳統的工業驅動型的品牌模式在各地紛紛建立。
第三階段以1996年11月的首屆中國(虎門)國際服裝交易會為標志,引領中國產業集群推動區域品牌建設新時代,隨后出現了一系列的服裝節、博覽會。區域性交易會、博覽會成為政府推動區域品牌建設的最有效手段,各地政府還積極開發工業園區、建立服裝專業市場、出臺各種優惠政策條件,利用資源和地域優勢積極推動產業集群的發展和區域品牌建設! |